首页 >> 童心筑梦 >>小记者 >> 锻炼你采访的胆量
详细内容

锻炼你采访的胆量

时间:2021-11-22     作者:视听中原网【转载】   来自: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   阅读

在采访现场,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小记者初生牛犊不怕虎,东跑西钻,毫无畏惧感,没他去不了的地方,没他沟通不上的人;而有的小记者就“蔫”得不行,采访的时候总是怯生生地跟随在一旁,见了陌生人不敢先开口,到哪去都打怵。有经验的老记们常说:“七分采,三分写。”如果因为胆小采访不到素材,那多亏啊,你做小记者还怎么写文章呢?锻炼你的胆量,对于当好小记者来说十分重要。

 

胆小,注定了采访的失败

我们的同学,没当小记者的时候,都是独往独来,每天家——学校,学校——家,两点一线,除了在学校和同学老师打交道,剩下的就是在家里和爸爸、妈妈打交道了。接触外界少,自然就不敢或是不愿和外界接触,遇到生人低头走、绕着走,就是一个典型的特征。

如果说你没当小记者,这样做也就罢了,如果当了小记者再这样,就难以完成采访任务了。因为记者要具有风风火火、敢闯世界的勇气,就像2003年美伊战争期间赴伊拉克采访的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一样。

胆怯,有时是出自于盲目的自卑。我曾见过的一个女同学,因为胆子小,不敢在生人面前说话,爸爸、妈妈给她报名当了一名小记者,希望她在参加小记者活动中培养胆量。在小记者培训班上,我提问:“刚才来学校的路上,大家都发现了什么新鲜事了?”其他小记者都抢着回答,就是她一言不发,总是低着头。我走上前去启发她,就问她路上看到了什么,她都不敢说。我看见她的嘴唇在打颤,于是放弃了对她的提问。试想,人家主动问你你都不敢开口,又怎么去采访人家啊?

雨果(法国著名文学家)说过:“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胆小,注定了采访的失败。我们做小记者的,一定要首先克服掉这种不良心理。

 

自信,让你采访变轻松

一般说,被采访的人都是在某一方面“出头露脸”的人,或干脆说是“名人”,他们也可能是市长,也可能是校长,也可能是刚刚获得了某项奖励的同学。一些小记者在决定采访这些人的时候,还没到现场,就被他们的名气给“吓”住了。

“人家可是名人,他会耐心地接受我的采访吗?要知道,我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得小记者啊!”“我刚刚学习采访,问的问题一定十分幼稚,人家会不会瞧不起我啊?”初学采访,大家存在这些顾虑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事情原本并不可怕,正如培根(英国著名思想家)所说:“没有比害怕本身更可害怕的了。”一般说,大领导对部属在工作上都有“三严”:严格、严肃、严厉;但对前去采访他的小记者来说,往往是和颜悦色的,“这些孩子真了不起,人小本事大,后生可畏啊!”只要他们的时间许可(要知道大领导一般都是日理万机的哟),一定会很耐心、很礼貌地接待你,回答你的提问。名人也是如此,他们过去或许接受过许多大记者的采访,今天忽然面对小记者的采访,一定十分新鲜,会很好地配合你的。

这样一说,你是不是就会放松心情了呢?在我们国家,记者是一项很光荣的职业,尽管小记者不是正规记者,但是同样令人羡慕。你能做小记者,也是在众多同学中挑选出来的优秀者,因此应该充满自信地去采访。另外,不论去采访多大领导,至少我们和他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就更不必胆怯什么了。

 

多实践,让你小胆变大胆

实践不仅使人增智,而且可以使人不断成熟。对于小记者来讲,主动参加班级、学校和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断增强采访的信心,提高采访的水平,使一个胆小者逐渐变成一个胆大的人。

 

                                                 主讲人 李丰

                 湖南南县南州镇第五完小学生记者站指导老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