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童心筑梦 >>小记者 >> 怎样将读者带入现场(二)
详细内容

怎样将读者带入现场(二)

时间:2021-11-23     作者:视听中原网【转载】   来自: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   阅读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制造现场感的第一种方法:描写,大家有什么收获呢?今天讲授的是另一种有效技巧——说话

说话让读者看到事情“正在”发生,而不是“已经”发生,而读者更喜欢这种亲耳听到的感觉。

1、嵌入对话记者写讲故事新闻时,时常会嵌入一小段对话,增强故事效果。下面是《拾废品的老奶奶》一文中的对话:

姑娘,姑娘……”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叫我。缓缓睁开朦胧的双眼,一个满脸皱纹,头发苍白,慈祥和蔼的老奶奶正站在我面前。她面带微笑的,用那干瘦的手,指着我脚边那个只有一点点水的矿泉水瓶:姑娘,那个,你还要不要?我愣住了,看到她一脸慈祥,我忽地想到我那逝去不久的奶奶,感觉她似乎很陌生又很熟悉。姑娘你没事吧?这一句才让我回过神来。哦,不要了,您拿走吧。(通过发生对话,主人公“老奶奶”渴望与另一个人物“我”建立联系,这正是能打动读者的地方啊)

2、记录独白。只有一个人在说话时,如果跟主要事件关系紧密,也要记录下来。这个人似乎在和读者谈话,给读者讲故事或者解释某种观点。一起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车行至洱海的时候,他(导游)显得很激动,十分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他的家乡。他说,洱海不但风景美丽,人也特别善良,就连天上飞的乌鸦都比别处的美(说话人提出一个观点)。真的么?车上议论纷纷,都说他在胡侃。(不是对话,而是听众的回应,其实也是读者想回应的)

导游看出大家有些怀疑,便耐心地解释道:在你们那里,人人讨厌乌鸦,说它不吉祥。你们讨厌乌鸦的叫声,形容一个人嗓音不好的时候就拿乌鸦做比喻。这是事实吧?车上的人都点头赞同。(说话人举出事实,开始解释自己的观点,听众有所回应)

紧接着,他说:传说在很早以前,纳西族闹灾荒,连日下雨,庄稼颗粒无收。地上很少能见到小虫子,树上的乌鸦都饿得飞不动了。但人们却看见一只小乌鸦,每天有气无力地飞到地上,啄草籽,逮虫子,再飞到树上,喂给老乌鸦吃。几个月过去了,小乌鸦一点一点地消瘦,终于有一天坚持不住,掉在了草地上。好心的人们发现后,把它救活了。醒来时,它吃了一点人们给它的食物,振振翅膀,又衔着食物飞上树去喂老乌鸦了。这一幕让人们很是感动。从此,纳西族敬乌鸦为孝顺鸟,以乌鸦为楷模,教育子孙孝敬父母。纳西族的孩子们,得到的第一桶金总要送给父母,每顿饭的第一口要先请长辈吃。在外打工的子女们,回家后,第一个要看望的是长辈,送出的第一份礼物也是给长辈的,这一传统从没有改变。我们纳西的乌鸦,很受人们的喜爱,连乌鸦身上的黑色都成了纳西族的代表色。纳西以黑为美,服装是黑色的,图腾也用黑的。所以我说,纳西的黑乌鸦,比任何地方的乌鸦都要美!(文中只有一个说话人——导游,没有发生对话,但导游讲的故事能回答听众和读者的一个个问题)         

 3、说话真实。在新闻写作中,要注意说话的真实性,不能自己想象。如下面这篇文章,小记者很有想象力,却不能算新闻。

在暑假里,我遇到了一件特别的新鲜事——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做了一天的朋友。

那是一天中午,我和爷爷奶奶正在客厅吃饭。突然看见一只猫,好像在找什么。过了一会,我又看见一只老鼠。我自言自语地说:“难道猫是在找老鼠吗?”  

这时,猫正坐在地上,老鼠三番五次地请求它,让它们同住一个房间,共同生活。

猫友好地点了点头,然后喵喵地叫着,好像在说:“我们该准备食物啦,不然晚上要挨饿了。

老鼠吱吱直叫,好像在说:“你就别去冒险了,还是我去偷一块面包来吧。老鼠不怕千辛万苦,偷到了面包,放在床下。它对猫说:不到晚饭的时间,我们谁都不要去动那块面包。

可没过多久,老鼠却想吃面包了,吱吱地叫。它好像在对猫说:“猫妹妹,我表妹生了一只小雄鼠,我要去给它祝贺。接着,它骗猫,说道:猫妹妹,有人寄东西给你,刚才打电话来,叫你去拿。

于是,猫出门去了,老鼠则躺在床下,把面包上的一层面包皮给舔得干干净净。猫在外面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寄来的东西。

该吃晚饭了,猫却发现老鼠偷吃了面包,就想也没想,把老鼠给吃掉了。

这就是我身边的新鲜事。

 4、句式简单。从语言上说,好的对话是口语化的,句子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来说,以短句为主的对话,能使故事更加紧凑。当对话只有两个人时,省略无用的“他说”“我说”。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暑假的第一天,外婆很忙,没空陪我玩。这时,邻居陈兵约我去抓龙虾。

“这里会有龙虾?不会是你在骗我吧。

“你不相信,就跟我走吧。

“要是被蛇咬到了怎么办?我有点害怕,不过好奇心还是战胜了恐惧。

我跟着陈兵来到了小河边。

“这里有龙虾吗?

“有啊。

“真的有?我有点不相信。

“不信的话,就去试试吧。

“怎么试啊?

“给,把这根线上的癞蛤蟆穿到那个叉子上,然后伸进河岸上的小洞里。

大约过了几分钟,我把叉子从洞里面拿出来,里面果真有一只大龙虾。

“嘿,这里面真的有龙虾哎,我没有骗你吧。

“嗯,要不我们再多抓点,晚上回家煮着吃。

“好,那晚上你请我吃饭。

“好呀,不过你要多抓一些龙虾才行。

“那还说什么,快抓吧。

过了一会,我们就抓了满满一袋龙虾。

“天快黑了,我们回去吧。

“好,明天再来抓吧。

到了晚上,我们煮了一大锅的龙虾。自己钓的龙虾,可比买来的龙虾好吃多了。 

不妨告诉你,这篇文章的初稿可不是这样写的哦,里面有很多“他说”“我说”,但删掉之后,不仅没有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反而读起来更加顺畅了。

 

主讲人:查天送

中少总社报纸出版中心信息部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