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访之二 ——“打有准备之仗”时间:2021-11-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把这句话用在采访上,特别贴切,小记者们找准了采访对象,要想采访顺利,就要提前做好准备。 准备什么呢? 准备采访工具。采访本和笔是小记者的最基本的“装备”,采访本、笔不要追求大和豪华,够用就行,笔里有充足的墨水或多带两三支笔芯。 如果家中、学校有数码相机、小型录音机、录音笔,要学会能用,并且充好电。有条件,可以额外准备一至两块电池,如果是能充电的电池,一定是充满电的。 如果小记者们想到在采访时,不仅用到采访本、笔,还要用到数码相机等其他工具,就把这些采访工具放进一个能背或能斜跨的小包包,用哪个就取出哪个。这样,你在现场就可以灵活地满场跑了。 准备采访问题。小记者都知道,写作文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才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采访,也就是去获取新闻稿的材料。所以,采访要问的问题,应该围绕采访目的,围绕你要写哪方面的新闻稿来准备。怎么准备采访问题呢? 采访问题要具体。有细节、生活化的、个性化的新闻素材,写出的新闻稿是有故事的、感人的、独家的。我们小记者在设计采访问题时候,应最大限度地和被采访人的事情接近。比如小记者发现学校里,有个同学经常照顾卧床的妈妈。倡导感恩、孝敬长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多好!如何照顾妈妈的?是小记者要采访的重点,也是新闻稿件当中的重点。在大致了解这个同学的事情的基础上,设计采访问题: 几点出家门给妈妈买早餐? 妈妈要解手时,你是怎么帮忙的? 你来上课了,妈妈谁照看? 妈妈起不来床,你有过怨言吗?等等。 多设计采访问题。“多”,是说围绕采访目的,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设计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新闻稿做到全面、有深度,写出的人物感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等等,考虑到这些的,小记者们设计的采访问题,不就多了吗?
主讲人:李强 中少总社报纸中心信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