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屋场会” 交心“解麻纱”据新华社长沙2月17日电(记者谢樱)大年初三,趁着外出务工人员回家,湖南省娄底市杨市镇泉河村的“屋场会”又热闹起来。一张桌子、几条板凳、一杯热茶,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大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家七嘴八舌中碰撞“金点子”,交心“解麻纱”,共谋乡村发展。 “屋场会”一般利用晚上或农闲时间召开,地点选在群众相对集中的房屋前坪、庭院或村民堂屋里。会议由村干部、乡贤能人、老党员主持,参会人员包括村支两委成员和群众,同时邀请帮扶责任人和乡镇干部参加。“屋场会”以“唠嗑”“聊天”的方式进行,有怨气、有意见、有矛盾在会上摊开来讲,让大家一起来讨论、评理,一起来出主意、想办法。 43岁的板桥村村民姚平没想到,去年10月一场小小的“屋场会”,解决了他与邻居闹了5年的宅基地建房纠纷。“大家建房,都多少扩建一点。我占的这点地虽说是公路,但废弃多年了,对大家没有影响,为什么不行?”在会上,姚平理直气壮,吆喝大家来为他“评理”。 “既然是公路,就是公共资源,今天你占一点明天他占一点,以后要用了怎么办?”“虽然以前存在乱建行为,但现在发展了,应当要提高管理水平,这样才越来越好嘛……”在大家议论下,姚平渐渐嗓门低了,情绪缓了。 “有些道理村干部和你说,可能会不太信服,但最理解你情况的村民在一起讨论得出的结论更能走进人心。”长溪坪村村民李永葵说。 “屋场会”从成立之初,就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如今,“屋场会”议事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延伸,政策宣讲、文明实践、文化下乡等各项活动也纳入其中。“考虑到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无法到场,会上还利用微信视频,让分散各地的村民也能面对面交流。”娄底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向建勇说。 目前,“屋场会”在娄底已经召开了2.1万余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万余起,解决问题1.5万余个。娄底“屋场会”群众工作法还入选为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