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河南镇平:浓情冬至日 温暖心连心 ——枣园镇中心小学“冬至”主题教育活动
详细内容

河南镇平:浓情冬至日 温暖心连心 ——枣园镇中心小学“冬至”主题教育活动

时间:2021-12-21     作者:视听中原网【原创】   阅读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传承文明、陶冶情操,一直是我们希望给予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感知传统文化,了解冬至的由来及习俗,将教育活动和生活有效结合。12月21日,枣园镇中心小学开展了“情暖冬至,传承文化”的冬至主题活动,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习俗的魅力。

1640089647588548.png

升旗仪式

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因此,冬至又被称作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冬至,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更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枣园镇中心小学伴随着凛冽的寒气举行了“情暖冬至,传承文化”主题升旗仪式。

1640089729728858.png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课上,各班老师通过精美的图片、PPT向同学们讲述了关于"冬至"的由来、习俗,激发了同学们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让同学们了解冬至的习俗、了解节气常识,知道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冬至有吃水饺习俗。

1640089829247194.png

“神饺子手”篇

冬至!饺至!冬至必吃饺子,这个习俗与“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密切相关。张仲景东汉末年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时,正赶上冬至这天,看着南阳老乡们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伤寒流行,于是他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支起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百姓。老乡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这就是"饺耳"或"饺子"的来历。这不,利用假期,我们的孩子们,来了场饺子大赛。

捋起衣袖,争先恐后瞧,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和面、擀面皮、包饺子……有的在包、有的在学。虽然模样笨拙,但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看!饺子真是样式繁多,有敦实厚重的、有别致精巧的、有的像柳叶,有的像元宝,各有各的风采;看着“别出心裁、形态各异”还真有模有样呢。

1640089890682543.png

手工达人篇

冬至!画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小手工的形式,认识冬至,了解冬至,了解传统文化。

文化需要传承,情怀需要塑造。裹在淡淡的饺子香味里,藏在小小的仪式里,让冬至有滋有味。今天我们一起用仪式感,让平凡的日子变得不在平凡,让传统节日不在只停留在书本中。

 

 

(责编:孙培烨 王明娟 供稿 李刚 周蒙博)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