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窗
  •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在京展出

    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国内60家相关主题纪念(博物)馆,共同推出“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7月7日起向公众开放。

  • 国家大剧院展出红色史诗 沈尧伊“长征三部曲”首次集中亮相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之际,6月25日,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市文联和北京画院联合策划推出的《地球的红飘带:长征三部曲——沈尧伊连环画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西展览厅拉开帷幕。

  • 郑州互联网行业党委举办红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6月25日下午,由郑州市互联网行业党委指导,省会互联网党建活动基地中原网承办的郑州市互联网企业“学党史 庆百年—红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在奥斯卡曼哈顿影城举行。此次活动,郑州市互联网行业党委组织互联网企业党支部党员看红色影片《1921》,该影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数月的历史细节,聚焦先辈青年时代,立体、丰满、细腻地塑造人物,还创新地融合谍战元素

  • 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担负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现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需发挥且善于发挥文化的深厚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弘扬社会正能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

  • 大转折,中国命运百年逆袭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上)

    黄河滔滔,气吞八荒,一路浪淘风簸,百转千回,横越大半个中国。摊开中国地图,用直尺测量,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算起来直线距离不过2000公里左右;但实际上,黄河九曲,长风卷浪,还要浩浩奔流5000多公里才能入海。所有的转折,都是为了前行,虽九死其犹未悔,不改心之所向;所有的转折,都会校正方向,纵迂折依旧奔流,不易向海归途。

  • 坚持“三点并进”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需着重把握着眼点、关键点、落脚点,善用党史蕴含的真理之光、信仰之光、精神之光,为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指明方向、凝聚力量。

  • 从百年历程中读懂强党兴国的人才密码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壮大成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成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执政党。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广泛吸纳人才、善于使用人才,集聚人才之智,为共同目标不懈奋斗。因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读懂强党兴国的人才密码,对于进一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坚守精神高地 传承红色基因——国防动员系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贾启龙)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国防动员系统注重用好红色资源,通过挖掘红色历史、宣讲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广大官兵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守精神高地,已成为新一代“国动人”的执着追求。  挖掘红色历史,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生动课堂  “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让我们的思想和灵魂再一次得到了净化和洗礼。我们要循着先烈的足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今年以来,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参观延安革命纪念地后,纷纷深情留言。  为让广大群众了解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