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在线
  • 财政组合拳加码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达1561亿元,比去年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100亿元。

  • 河南镇平:残联在遮山镇举办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当前,镇平县残联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近日,镇平县残联在遮山镇举办了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

  • 长春双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漫步在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黛瓦的民居,整洁笔直的路面,错落有致的花草,笑容满面的乡亲,目光远眺,新开工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正有序进行——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徐徐展开……从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到今天的“新颜值”,改变源于该村近年来以“党建+乡村振兴”为引领,实现产业发展、完善民生设施、引领村民自治,走出了一条双阳“小石模式”特色振兴路。

  • 数字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气候变化和资源利用不可持续带来了较大的粮食安全压力,通过数字化技术推进农业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变得愈加迫切。数字农业具有技术依赖性、数据中心性和能力匹配性等特性,容易引发投资不足、失业、数字鸿沟和侵犯数据隐私等问题。现阶段,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以实现包容性数字农业转型,具体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大数字转型基础设施建设;诱导有利于降本增效的农业数字技术创新;设计有助于发挥数字红利的多元主体享益机制;提升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能力;构建激励相容的数据产权规制体系。

  • 中国百年农村土地思想及其制度变革

    核心提示: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事农村工作的主线之一。百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土地制度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力。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是盘活农村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需求。因此,土地制度变革必将推进新一轮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回溯百年来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不仅有助于了解现行土地制度的形成历史,也能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 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个关键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国设立了5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平稳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把握五个关键方面。

  • 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

    6月24日,洛阳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洛调研指示要求及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学习贯彻落实工作,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强烈的担当、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举措、更过硬的作风,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争先进位,着力建强副中心;、加快形成增长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沿着高速看河南|三门峡:荒山披彩装 碧水映蓝天

    黄河在三门峡放慢了脚步,雄伟的三门峡大坝让她成为了一个碧波荡漾的巨大湖泊,在豫晋峡谷舒展开来。沿着公路曲折而上,新开的梯田层层叠叠,别致的农舍散落在山间。薰衣草花期刚过,向日葵却在怒放。五彩的群山,碧绿的水面,映衬着蓝蓝的天。

seo seo